首页 / 滚动资讯 /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KD生肖
KD生肖管理员

  (来源:机构之家)

  2025年2月21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旗下产品更名的公告,为使基金的基金简称更能够充分体现基金的产品特征,信达澳亚基金决定自2025 年2 月21日起,调整旗下部分基金的基金简称,涉及基金及变更情况如下: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有多家基金公司进行类似调整,旨在提升市场辨识度,应对同质化竞争。比如。易方达基金也在1月对旗下多只基金的简称进行了更新,更名后的基金皆遵循“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命名规则,更清晰地体现了跟踪的指数、基金管理人。除易方达基金外,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头部公募也对旗下部分ETF进行了更名。

  相比于头部基金公司通过名称标准化加入基金公司名称提升辨识度,信达澳亚基金则是“指数+”的方式,更名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有助于增强投资者认知。然而“指数+”产品需平衡灵活性与跟踪误差,后续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不过信达澳亚基金本次更名的基金规模普遍较小,只有“信澳星耀智选C”的规模超过1亿元,其余基金都是几千万规模的mini基金,更名的16只基金合计规模仅3.8亿元。这意味着更名策略对其整体影响有限,带有实验性质,若市场反应积极,或将成为其未来标准化命名策略的参考。

  从收益率来看,“信澳星煜智选A”和“信澳星煜智选C”业绩相对较好,今年回报率均超过10%;“信澳红利智选A”和“信澳红利智选C”回报最差,分别为-4.48%和-4.56%。更名后的基金能否借此提升业绩,仍需市场检验。

  下表是本次更名基金的详细变更情况,包括今年以来收益率和基金规模、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等信息: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依赖货基规模增长、零ETF困局未解

  信达澳亚基金截止2024年末,管理规模达1374.5亿元,相比上季度末环比增长354亿元,规模排名也从第59位上升至第50位。下图是信达澳基金管理规模的变动情况: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然而,这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结构性问题。信达澳亚基金的规模增长主要依赖于货币基金,权益类基金表现平平,同时面临规模缩水的压力。公司货币型基金的管理规模达578.19亿元,环比上季度增长近308.37亿元,贡献了公司整体规模增长的绝大部分。下图是公司货币型基金规模变动情况,从图表可见,货币基金占在2024年末突然规模大涨: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然而信达澳亚基金最具代表性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以混合基金为例却在四季度规模缩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混合基金规模从上季度的298.2亿元降至268亿元。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事实上,从全市场来看,权益类基金普遍面临挑战,但是大部分基金公司都通过发展被动指数基金来应对规模缩水,而信达澳亚基金在此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近几年ETF基金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2024年以来更是加速增长,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代表的巨型ETF产品在2024年规模实现了数倍增长。

  下图是全市场ETF基金规模增长趋势图,显示了ETF市场的强劲势头:

信达澳亚产品更名“指数+”背后:零ETF困局未解、费率劣势或难有突破

  在各大基金公司积极布局ETF市场的背景下,信达澳亚基金却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只ETF产品,错失了市场良机。信达澳亚基金此次将旗下的混合基金更名为“指数+”的产品,某种意义上也许是对错失ETF市场机会的一种补救措施,尽管更名后的产品能否真正吸引投资者尚待观察,但其战略调整意图明显。

  不过,机构之家想说的是,ETF基金之所以受到投资者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投资方式。2024年11月19日晚间,华泰柏瑞、华夏基金、易方达、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公告称,将旗下部分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调降至行业最低水平,即管理费0.15%、托管费0.05%。2025年开年以来,各大基金公司的降费行动依然持续不断。可是反观信达澳亚基金,其费率调整步伐相对迟缓,尚未跟进这一行业趋势。其本次更名的16只基金其中14只管理费率为1.2%,2只为0.8%,托管费率均维持在0.2%,相比于主流ETF基金管理费0.15%、托管费0.05%的水平高出数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信达澳亚基金想要在被动指数类基金产品上获得突破必然面临较大挑战,费率劣势明显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